发布时间: | 2022/9/17 10:16:43 | 人气: | 518 |
9月16日,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。这是此轮全球猴痘疫情流行以来,我国内地首次发现猴痘病例。
经专家研判,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,无社会面活动轨迹,疫情传播风险低。
今年7月,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。截至8月中旬,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大约4万例病例。
据新京报,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近日发文分析,目前建议通过早期发现和诊断病例、尽可能隔离和接触者追踪等方式控制猴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。
根据我国今年印发的防控指南,猴痘病例应严格单人单间隔离,对密接者要进行登记、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。
图片来源:世界卫生组织网站
重庆市确诊1例猴痘病例
专家:传播风险很低
据重庆市卫健委网站,9月16日, 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 ,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,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期间,发现皮疹等症状,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, 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,国家组织专家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 。该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,情况稳定,其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。目前, 该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。
重庆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猴痘病例的处置工作,第一时间指挥调度、安排部署。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行动、迅速响应,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,加强追踪排查、核酸检测、医疗救治和全面消杀等相关工作。经专家研判, 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,无社会面活动轨迹,疫情传播风险低 。
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,对此,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刘正印告诉记者,因为该患者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疫情防控的集中隔离,只要把患者接触的生活用品和被褥等物品及集中消毒处理,就不会有大的传播风险。
7月25日,美国医护人员准备注射猴痘疫苗。新华社图
刘正印也提示,该确诊病例的同行同乘旅客、乘务和防疫等相关人员基本没有被感染的风险。因为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,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人体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病变渗出物、血液、其它体液,或被感染动物咬伤、抓伤而感染。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,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。但入境飞机上,工作人员和旅客都佩戴口罩。
此外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刘焱斌也表示,猴痘病毒是DNA病毒,相对变异能力很弱,只有密切接触才可能传播。因此无需恐慌。
猴痘是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
据央视新闻,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宣布,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 。
据了解,“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”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。
7月1日,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在原卫生部《猴痘流行病学调查原则(试行)》等三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整合修订形成了《猴痘防控技术指南(2022年版)》。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指南对猴痘目前的疫情概况,疾病特点,诊断等做了介绍。指南从预防角度指出,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。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,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(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)发生接触,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,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。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,应佩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。
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,出现皮疹等症状时,应主动就医,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,以助于诊断和治疗。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,尚未出现症状,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。
指南指出,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接诊发热伴出疹病人时,应注意询问病例流行病学史,同时进行病原学筛查,排除水痘、风疹、麻疹或其他明确病因引起。
现有入境人员隔离期间, 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,各地应主动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病毒排查 ,特别是入境前21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旅居史的人员,密切监测出疹情况,发现可疑人员或疑似病例,应按相关规定及时报告辖区疾控机构并转送定点收治医疗机构。
猴痘科普知识六问六答
一、什么是猴痘
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,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,通常为自限性疾病,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,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、脑炎等。本轮疫情症状轻,皮疹数量少且不典型。
二、猴痘的传播途径
猴痘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病变渗出物、血液、其他体液,或被感染动物咬伤、抓伤而感染。
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,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。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。2022年5月以来, 发生在非流行国家的猴痘疫情以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为主(约占96%),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 。
三、猴痘流行情况
自1970年在刚果(金)确诊首例人猴痘病例以来,猴痘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。非洲以外国家猴痘疫情较少,均由非洲国家(动物或人)输入所致,本地传播有限。
2022年5月以来,猴痘首次在欧洲、美洲等既往非流行国家发生持续传播,截至9月14日, 全球103个国家/地区共报告猴痘确诊病例59147例 。截至目前,我国台湾省报告3例病例、香港特别行政区报告1例病例,内地报告1例病例,均为境外输入病例。
四、猴痘有治疗方法吗
猴痘为自限性疾病,大部分预后良好。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 。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。大多数情况下,猴痘症状在2-4周内自行消失, 但对免疫缺陷者等特殊人群,可能会导致临床并发症,甚至死亡 。
五、有没有猴痘疫苗
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猴痘疫苗,但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可起到85%的免疫保护效果 。目前,因猴痘对普通人群感染风险低,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目前不建议大规模接种猴痘疫苗。
六、个人如何预防猴痘
(一)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
需关注所在国猴痘疫情信息。尽量避免与当地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(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)发生接触,不直接接触动物的体液、分泌物、血液等,肉类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。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,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。同时加强个人手卫生。
如果必须接触猴痘病人,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,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,避免共用生活用品(如床上用品、衣物等),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(如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、医用防护口罩、一次性隔离衣等)。注意做好手部卫生,及时用肥皂、洗手液等在流动水下洗手。
(二)近期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
疫区归国人员入境21天内应主动开展自我健康监测,若在国外有可疑动物、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,应主动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。若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应主动就医,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触史,以协助诊断和治疗。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,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。
(三)近期计划出国人员
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猴痘疫情,了解掌握猴痘预防相关知识,如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,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,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,做好个人手卫生,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猴痘相关症状须及时就医。